bwin·必赢(3003no1-中国认证)线路检测中心-Brand Company

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

人物 | 情系橡胶园 闯出致富路

       我是海胶集团保国分公司13队胶工曾湘湘,是农垦第二代职工子女。2004年初,我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,接过爸爸妈妈手中的胶刀成为一名割胶工人,从此就与橡胶树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       参加工作20年,我一直与橡胶为伴,坚守在割胶岗位上,从来没有离开过,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7300个日日夜夜。从一个跨出校门、对橡胶树不甚了解的小姑娘,逐步成长为大家眼中的“最美胶工”,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谓一言难尽。

       多年来,我在割胶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,付出汗水的同时,也得到了很多荣誉。2019年至今,我先后荣获分公司“优秀胶工”和“产胶能手”、海胶集团首届“最美胶工”、海南省妇联“绿色家庭”等荣誉称号。

       对于一名普普通通的女胶工来说,这些荣誉的背后,付出的是成倍的努力和艰辛。俗话说得好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父母是热爱农垦的老胶工,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,回想过去割胶经历,我至今印象深刻、记忆犹新。

       2004年初,在外打工的我在父母再三劝说下,和丈夫一道收拾行囊打道回府。到家的第二天,父母便带着我去队部报到,然后跟随大部队到胶园里进行树桩训练。当时的胶树很珍贵,用来练习的树桩全部是上山砍来的厚皮树。每个生产队有六七十名胶工,来自五湖四海。我作为一名新胶工,第一次参加队里大规模集训,心里格外激动。

       每天早上8点钟,大家统一集中磨刀。胶刀十分坚硬,我3天都磨不出一把合格的刀,就是磨出来也是等外胶刀,在树桩上基本无法使用。看到老胶工磨刀磨得沙沙作响,两个多小时就轻松磨出一把锋利的胶刀,我心里想,人家能磨好,我为什么不能呢?自己暗下决心,总有一天我会比他们磨得更好!

       为了实现梦想,每天凌晨4点钟,我和丈夫就爬起床,提前两个小时到胶园磨胶刀,午休也舍不得休息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辅导员和老胶工的辅导下,通过努力,我终于磨出了第一把三级胶刀。

       胶刀是磨出来了,但会用还是个问题。在树桩上,小小的胶刀就是不听使唤。看到人家一刀一片,脚步规范,行走自如,而我的胶刀却在树桩上直打滑,割出来的树皮如切割木薯片一样厚薄不匀,割面坑洼不平伤痕累累,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不知如何是好。有胶工开玩笑对我说:“你啊!细手长腿的,不是割胶的料,还是去深圳捞钱吧。”

       不服输的我为了早一天练成手艺,就砍来树桩绑在家门口,每天利用空余时间练习,遇到难题就虚心向辅导员和父母请教。看到我没日没夜地练,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,父亲心疼地说:“湘湘,休息一会,明儿再练吧。”

       “爸,现在辛苦一点,等技术练好了,割起胶来就得心应手了,这叫先苦后甜。别人能做到的,我也一定能做到,而且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好!”我头也没回答复父亲。

       功夫真的不负有心人。通过不懈努力,我终于掌握了“稳、准、轻、匀、快”的割胶技能,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磨刀和割胶技术。经过层层考核,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合格的胶工,开启了与大山为伴、和橡胶林对话的割胶生涯。

1735781414226081392.jpg

割胶技术好坏,直接影响产量,曾湘湘这样想也就这样做,认真割好每一刀。

       作为一名新胶工,我的树位被分配在“广西”片。当时是两个树位,总割树300多株,离生产队两公里左右,胶树参差不齐,多年来受台风损害,死皮风害树过半,蚂蟥多,交通不便,作业环境差,割出来的胶水需要人工一桶一桶搬到路上,然后靠肩挑回家。

       记得我第一天上岗,没割几株就感觉脚踝处有什么东西在爬行,拿胶灯仔细瞧,脚面上密密麻麻布满蚂蟥,脚上鲜血直流,周围的蚂蟥正聚集向我爬来。我甩着脚尖叫着爬上一块石头,吓得浑身打哆嗦。

       回家后,同学劝我另找份工作,被我婉拒了。回农场就业,我就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胶工,遇到这点困难就打退堂鼓,怎么对得起我这3个多月的苦练呢?

       为了战胜恐惧,每天凌晨我提前两个钟头起床,草草热一下饭菜,便带上砍刀和防蚂蟥药到胶园割胶。割完胶,利用等胶水的时间进行胶园作业,修路砍草……

       2005年6月的一天,时任保国农场场长、分公司总经理曾德光来到我们割胶岗位看望胶工。看到生产条件这么差,他承诺修一条路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。听了曾总的话,我心里不知有多高兴。

       没过多久,曾总就派来技术人员勘察现场,接着上推土机,推出了一条3米多宽的路。路通财就通。从那以后,我的胶水一天比一天多,收入增加的同时,我也增强了自信。

       近年来,干胶价格持续低迷,给胶工收入造成了极大影响,很多老胶工都丢刀弃岗、另谋出路。当时很多亲戚朋友劝我放下胶刀外出打工,我动心了,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。他们听后坚决反对,劝慰我说,湘湘呀,困难只是暂时的,总有一天会风生水起的,公司面临困境,我们更应该踏踏实实、立足岗位做好分内事,我们可不能当“逃兵”呀!

       第二天一大早,父亲带着我到胶园,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孩子你看,这片胶林是我和工友们一锄一锄开荒种出来的,这一棵棵胶树立在山上,没有人割,你看着不心疼吗?现在胶价低一点,你们就想丢刀不割,对得起国家对你们的培养吗?!”在父亲的劝说下,我打消了想离开的念头。

       为了国有胶园不受损失,在父母支持下,我和丈夫找到队长,提出承包割胶工弃岗的树位。当时很多人劝我说,现在胶价那么低,很多壮男都弃岗外出打工赚钱去了,男人都干不了,更别说你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了。我没理会这些闲言碎语,坚定地说:“弱女子怎么了?你们男人能做到的,我也一样能做,我们不割谁割?总要有人去割呀!”

       我从原来3个树位增加到4个树位,从1500株扩大到3643株。岗位扩大后,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为了割好胶,每天凌晨,我都比别人提前到岗,将胶碗中的残胶撕净,每割完一株树,我都要回头查看胶水是否滴入碗内,尽量减少胶水损失。割完胶后,我还坚持利用等胶水的时间做好胶园管理工作。 为充分挖掘每棵胶树的产胶潜力,我记录下每株胶树当天产胶和排胶情况,认真分析产胶动态,对风害和死皮树采取停停割割,做到科学割胶。

1735781629897013163.jpg

胶水收得多收入就高,曾湘湘每天收胶水达到400多公斤,月收入达到8000多元。

      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自2019年至今5年间,我独立完成干胶生产61.66吨,成为分公司巾帼割胶工中的佼佼者。

       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我还在割胶技术互帮互助中发挥了榜样作用。10多年来,我主动请缨当“编外”割胶技术员,每天利用空余时间手把手指导胶工。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,全队的割胶技术和胶树管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,胶工割胶收益大幅增长,我也因此得到了干部胶工的一致好评。

       “我是女工组长,我先上!”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无论是在橡胶生产中,还是在急难险重任务前,我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       2020年初,新冠疫情发生后,分公司成立党员突击队,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,每天督办落实疫情防控,协调人员防控、排查,调配消毒和防疫物资。防疫期间,为便于工作,我把孩子留在学校居住,与同事一起担负起夜间值守的重任。疫情在哪里,就要战斗在哪里!在疫情防控中,我负责3个生产队,其中13队有几公里远,居住人员分散且庞杂。我亲自到各点监督检查疫情期间值班情况,科学合理安排部署各防控点值勤值守工作,每天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、逐一登记。有职工家庭需要外出购物时,我亲自安排,甚至亲自代办。同事问我这样坚持累不累,我笑着说:“能为抗击疫情做出一些努力,再累再苦也都值了。”

       作为基层生产队工会女工的领头人,我除了以身作则干好割胶工作以外,还积极组织带领女职工开展劳动竞赛,积极参与协助队管理,为队里出谋划策,提出合理化建议。我主动找女职工谈心,做好女职工思想工作,并开展扶贫帮困,帮助困难职工和新胶工。几年来,我自掏腰包5000多元帮助生病住院胶工,为新胶工送去自家种的各种青菜,将温暖和关爱送给每一位女职工。

1735781870039076696.jpg

为确保橡胶高产稳产,胶树末停割,曾湘湘就着手在胶园里闹起了冬春胶园管理。

       橡胶生产是“白加黑”野外作业,经常要在深山里奔波忙碌,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家常便饭。在我和全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13队干胶产量年年超额完成计划,胶工年人均收入从3万多元提高到6万多元,收入最高的年份达到8万余元。

       自己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真的富。为了稳定胶工队伍,实现共同富裕,近年来,我带领职工发展自营经济,因地制宜推出“靠山吃山、靠水养鱼”新举措,闯出了一条致富路。现在,队里生产发展,胶工幸福感提升,经济收入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,胶工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。

       来源:《中国农垦》2024年第12期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