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赴非专家追踪报道 | 何兴辉:不一样的生活
时间飞逝,必赢线路检测中心首批赴非专家团到非洲喀麦隆转眼已经一个月了,这期间他们努力适应当地生活,并投入到教授当地胶工学习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的推刀技术中。在异国他乡,专家团4名成员记录了他们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,细腻描绘了他们面对文化差异、语言障碍和生活挑战时的所思所感,又展现了橡胶技术援助工作中的艰辛与喜悦。《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赴非专家追踪报道》选编4位专家组成员的手记,讲述他们在喀麦隆的那些故事。
一转眼,到非洲喀麦隆种植园已有一段时间了,时间过得飞快却又漫长。刚到的一周,我的时差还没倒过来,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,但由于充满了新鲜感,一点也不觉得困。从第二周开始,我们就全身心投入到割胶技能培训上。非洲的工人仅仅一周时间,就能较好地掌握中国的推刀割胶法,为我们下一步推广技术增添了信心。只可惜,我们随身带来的胶刀较少,两家种植园仅能培训20名骨干。
白天的工作充实而忙碌。上午去胶园指导胶工开线、统一割面规划;下午又到村子里去培训胶工,看着胶工们的水平有所提升,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,我们都觉得是巨大的收获,感到很快乐,但傍晚回到宿舍,把门一锁,就再也不出门了。
热带雨林里,蚊子不是一般的多,宿舍外不足百米就是胶园。不出门的原因,一是怕被蚊子咬,二是担心安全,只有锁上了门才足够安心。但时间一长就有些受不了,因为中国人有散步的习惯,不能出门则意味着活动空间受限,整晚对着墙壁发呆,极度压抑,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由的珍贵。比我们早来种植园两年的上海小伙何剑书说,他刚来种植园的时候,差点都抑郁了。我们只要挺过了三个月,就能逐渐适应这儿的生活。
种植园里生活物资极度匮乏,附近没有市场,仅有每月最后一周的周日,在第7村才有个集市,种植园内的人都会在那一天赶到那里去采购生活用品。集市里,素菜有西红柿、土豆、胡萝卜、洋葱等,肉类有牛肉、猪肉,最多的商品就是木薯,当地人常吃的蔬菜则是木薯叶。我们到村子里去培训的时候,也在胶工家里品尝过木薯叶,苦中带涩且卫生状况堪忧。为了改善伙食,剑书常常领着我们去喀麦隆第一大城市杜阿拉采购生活物资。
4月14日,剑书陪着我们走访了种植园中的土著“俾格米人”,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。当看到简陋的房屋、粗糙的食物,我才深刻理解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提出的“乡村振兴和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者”这一战略定位。
万里长征,我们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,虽然生活简单,但工作意义重大。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,我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,很好地融入种植园的生活,在提升胶工割胶技能的同时不断促进中非友谊,为不断改善种植园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
来源:海南农垦报